5月12日消息,OpenAI正在与最大金主微软商讨重新拟定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条款。这场高风险谈判的目的是为OpenAI筹划未来上市铺平道路,同时确保微软能继续优先使用业内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模型。微软已向OpenAI投资逾130亿美元。目前,估值达2600亿美元的OpenAI正在推行“从非营利组织架构转型”的企业重组计划,让公司业务进一步偏离“以开发普惠全人类的人工智能为使命”的非营利性质。但作为OpenAI的关键支持者,微软目前仍对重组计划持保留态度。谈判的核心议题是:微软将从重组后的OpenAI实体中获得多少股权,让巨额投资产生回报。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双方还在修订2019年微软首次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时签署的广泛合作协议条款。现行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,规定了微软对OpenAI知识产权(包括模型和产品)的使用权限,以及微软从OpenAI产品销售中的收入分成。三位知情人士称,微软提议放弃自己在OpenAI新营利架构中的部分股权,来换取2030年协议到期后新开发技术的使用权。该协议对OpenAI的重组计划至关重要,或将决定这家公司的未来走向。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·奥特曼(Sam Altman)曾表示,他的目标不仅是更进一步,还要构建超越人类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。
上周,OpenAI放弃曾打算剥离非营利董事会最终控制权的争议方案,但保留了将公司营利实体转型为公益企业(PBC)的计划。这种由Anthropic和xAI等竞争对手采用的模式,既能兼顾社会效益,又可向投资者出让股权。OpenAI知情人士称,这一调整是投资者的核心诉求,也是未来上市的必要前提。
然而,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OpenAI与微软关系近来有所降温,使得双方谈判更趋复杂。尽管如此,双方依然保持紧密合作关系:微软不仅将OpenAI技术嵌入自家软件,还提供海量算力供其训练AI模型。
但OpenAI日益增长的雄心正加剧与最大金主的竞争:该初创公司不仅向企业推出AI产品,还与软银、甲骨文等合作筹建名为"星门计划"(Stargate)的庞大算力基础设施。
一位微软高管表示:"双方摩擦部分源于行事风格。OpenAI对微软的态度是'给钱给算力就行,别多管闲事,跟着我们赚钱就该知足。'这种态度自然会引发紧张关系。说实话,这种'拿了钱就让我们自己玩'的合作姿态确实太傲慢了。"
一位接近OpenAI的人士表示:“微软仍希望(转型)成功,局面不至于彻底失控。谈判虽艰难,但我们有信心完成。”
OpenAI于2015年由奥特曼、埃隆·马斯克(Elon Musk)等十一人创立为非营利研究实验室,2019年成立营利性子公司接受外部投资,承诺未来利润分配设上限。当时OpenAI告知包括微软在内的投资者,需以“类似捐赠的心态”看待注资,并警告“公司使命优先于盈利”。
但近期投资者不再视其注资为捐赠。2024年10月,OpenAI从软银、微软及Thrive Capital、Altimeter Capital等机构融资66亿美元;今年3月,软银牵头完成40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。投资者合约条款规定,若OpenAI未能转为公益企业架构,投资人可要求返还部分或全部资金。OpenAI高管相信,即便转型延迟,投资者仍将保持投入